TIL:“菩”是藏语中“上方”的意思,“萨”是苯教的神,“菩萨”也是游牧民族军事将领的称号。“蛮”是古羌语的女王/女巫,藏文中也有“药”的意思,身体中的魔需要猛药才能去除,能去除的当然是“王”,而这是词牌名菩萨蛮的由来。。

我经历了一些难以描述的启蒙,再次登上这个平台,发现过去已如流水滚滚逝去,而相同的杯子正盛着我脑后的记忆。

这几天在学瑞典语,它有很多合成词,也有大量一词多义的情况,而且词性横跨名词、动词、形容词,如lind,有减缓/柔和地/菩提树的多重含义。忍不住猜测语言的模糊性究竟是什么决定的?而这多种语言又仿佛是我们创造出的最接近统一概念的东西了

WorldMagus boosted

忽然发觉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像衣服,标签上写着不可机洗,可是你机洗了它也不会怎么样。

所以没事就机洗算了,机洗是一种态度。

很想知道不能在创作性题目里使用套路是不是ASD特性,因为我本能地觉得都行为面了或者写评论了,按照八股写法写会让人对我的信息产生错误判断,但需要刷题的客观性笔试或者说有最优解的东西,我是很乐意去学的

武侠宇宙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是存在大量的身份转换,其中包括出于间谍活动而出现的伪装,冒名顶替,故意先隐藏身份旁观,为避人耳目而化名以及纯粹出于有趣的目的而产生的一种“游戏”,这些转换连接起了分散的剧情,并在合适的时候揭露,在营造小高潮的同时推动情节发展,又因为它的布景时间跨度大,空间上也相隔甚远(且无法通过交通工具瞬间抵达,更有天地迷茫之感),这样的身份转换就更有效果了

学神:中国精英教育现场观察 

但真的有一种在看乐子和照镜子之间切换的感觉…比如父母为成绩无条件的付出,我高二的时候家长特地领回来猫以应对高三的压力,同学里为了高考搬迁到离学校更近的地方的大有人在。用惬意/成绩两个维度来划分班级地位的行为也广泛存在,但在这部分,我自认不属于这个还有些粗糙的分类,因为它太有恒常性了,并且必须先认可这个价值观,这里面具体行为的精细程度又令人感到NT的奇妙……在我的高中时代,一个长期被我用来拷问自己的问题是:努力也好天赋也罢,与我幸福的生活真的挂钩吗?

Show thread

我是一个不喜欢接受过多信息的人,尤其是故意贩卖焦虑的一类统计数据,例如某个项目历年录取的比例。我认为在大部分事情上,声明的重要性排序为官方内容大于个人经历大于有倾向性的宣传性话语(这个框架不适用于极权政府,显然),新闻是另一回事,但为某个已知的现象搜集信息时遵守这样的准则可以让人既轻松又获得足够的帮助

学神:中国精英教育现场观察 

说点政治不正确的话,感觉热衷于阶级复制和跃迁的人群都是上一代这么做过的,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世界城市这样,如果本身在某个地方有很深根基,很少只会为了阶级变化而远走,这种情况下的远行有很多其他含义,用维持精英地位来概括太单薄了

发现自己对物的耐心要比对人的耐心好多了,一个程序跑不出来我可以对着看一天,极无聊/节奏很慢的一些电影,只要我想,可以一动不动地看完,但对人,如果一件事要我重复讲2遍,就会认为对方学习能力不够了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