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嘟文

我真的得意识到我必须保养我的身体甚于保养我的精神了!在过去的很多年,我的精神问题都很严重,我为此透支了健康,而我的身体包容了我,允许了这种透支,对我的一切乱七八糟的行为有求必应。到现在我终于慢慢确定,经过我锲而不舍的努力,我的精神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我的精神强壮起来,因而可以承担更多责任,该轮到我的精神照顾我的身体健康了!例如,为了抓住困意马上停止手头做到一半的愉快或不想中断事情去睡觉、为了激活身体而强迫自己按时启动锻炼计划、为了控制血糖而克制自己吃甜食零食的欲望、为了按时执行吃饭睡觉锻炼这样的高优先级事项而残忍拒绝朋友的邀请或者把另外一些活动推迟时间……这真的都是很难的挑战……但是我,如果我真的觉得自己好起来了,就向自己证明这一点吧!证明我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控力与执行能力,可以给我自己的身体,搭建一个安全的舒适的疗养小窝……

置顶嘟文

我的梦想:找个(也可以不止一个)闺蜜,建立对方谈恋爱也无法阻隔的伟大友情,支持伊结婚(广义结婚)生子(领养孩子也行),成为家庭之友,成为小孩眼中超酷的会魔法的小姨

置顶嘟文
置顶嘟文

关于自己的性别身份认同问题,我苦恼过很久……作为ace并且大概率aro,我并不太渴望与外人建立“取向”维度上的亲密关系,因此幸运地在性别身份迷茫期间避免了一些烦恼。毕竟,纯友谊或者soulmate或者什么其它多元联结,相对来说“性别卡得不会那么死”。(太长折叠) 

但是性别身份并不仅是对外交互时的护照,更是我自己的自我认同。所以并不能以性/浪漫取向为由把这个问题含糊过去……我还是苦恼过,我想搞明白我是什么。
那么我到底是什么呢?
我是指派女性,我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生理特征,甚至可以说是热爱,但是如果有一天起床拥有了另外的性征应该也会同样喜欢。我有时候会幻想自己如果拥有不同的性征和激素水平我的身体会怎么样,我觉得那样也很迷人并且很色情,但是我不想为此对现在的身体做什么,想想就好。
我会很在意“男生一般不会这样做”“女生这样很奇怪”的刻板印象,不让我做什么我就偏要做。一想到别人可能会因为性别而对我产生区别对待就很难受,不论是更重视还是更轻视,更亲近还是更疏远,或者因此对我施加任何刻板印象,替我做出任何“对女人好”的选择。我经常问我的家人和亲近朋友“我不是女的你们还会这样吗?”对不熟的人问不出口,但是会一直在内心想。有时候不是职业规划人生选择这种大问题,就是日常中的买东西是什么颜色、走在马路上谁走里谁走外,我也会突然想到这个。
我喜欢中性称呼,但这仅仅只是因为我希望人们去性别化地看待我,更关注我的性格行为爱好,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性别。我也期待有一天人们发现我的身份证件上写着女之后,会有点出乎意料的反差感(而另一些知道我是女孩的亲戚了解我的近况后也会有点诧异hh)。所以我很讨厌人们因为我的任何行为爱好而直接潜意识把我归类为男性(非常冒犯),但是同时我也有点排斥在明明有中性常用称呼的情况下,专门对我使用限定称呼(没有那么冒犯,但是总有点别扭)。
总体来说,我觉得我的精神和我的肉体是相处和谐理想自洽的,但是我非常非常痛恨外界专门特意强加给我的生理表征的一切,不论善意恶意好的坏的,我觉得外界无处不在的偏见观念在约束我。有很长一段时候我不明白,我到底只是讨厌大环境的刻板印象和社会规训,大环境的二元性别界定,还是讨厌我自己的生理表征是二元中的一种,因此让我陷入了这个讨厌的逻辑中呢?我甚至会因此许愿世界上没有性别,那样我就没有苦恼。
有时候我会觉得,我的内心明明是不排斥甚至喜欢作为女性生活的啊,我喜欢被用“姐妹”“女士”这种称呼,我支持女权是因为这是我的权益,我反对性别规训是因为我不想让我所属的群体被刻板定义,我热爱自己的生理器官,这些情绪是都真实的。如果我因为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认同,承认我全部或者部分不是女性,就好像是对刻板印象认输了,承认是因为我“不是女的”所以才会做出“女人不会做”的事情。我不想认输,并且我也不应该认输,没必要认输,我已经是非常幸运的那一小部分了,如果我都认输了,这个世界得糟成什么样子了?
我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自我认同为非二元,对两三个最安全的亲密友人出柜,但是,虽然这样说,我心里一直还在纠结,因为我无法在非二元这个伞式概念下的任何一个名词中找到确实的归属感或完全的认同。最接近的概念可能是demigirl,但是还是有哪里不对。不论我怎么怀疑怎么换位思考,我都确实觉得自己是女性,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生理表征(我有一些“不够女”的体征,有一阵也因为精神药物而困扰于激素问题),也不仅仅是因为我被抚养长大的惯性(一些长辈在尽量中性的语境中教养我,尽管这可能是因为在遗憾没能生个儿子),我就是对女性身份有非常高的认同。最终我得到的结论是:我确实是顺女。
当我自称顺女的时候,我想表达的是:我知道我并不比许多朋友更应当更值得更配得上这个结论,我只是恰巧幸运地遇见了它。虽然我也为此烦恼过,但是我的烦恼不应当与真正的庞大的不幸相提并论。我这样说并不是想指责自己凭什么幸运,也不是想因为自己的烦恼不够惨烈而忽视它,我的痛苦也是真实的,我感受着它,但是同时,我应当从这份真实的痛苦出发,去共情不同的人同样真实且更加尖锐更加庞大的痛苦。
这种痛苦驱动我去反抗,而不是只袖手旁观。而当我作为顺女去反抗传统性别规范时,相信我的朋友们也因此能够受益。一些二元跨女朋友经常烦恼于她们必须在对外性别表达上尽可能接近传统的女性规范,才能使得自己的身份多得到一点点尊重,即使实际上表达是没有性别,也可以与性别身份不关联的。那么每当我试图扩大主流视野中对女性的性别规范的定义,实际上也就是扩大了跨女朋友的友善生存空间。
我可能表现得“像女孩”也可能表现得“像男孩”,我可能会做“女孩该做的事”也可能会做“男孩该做的事”,也可能什么都不像什么都不做。不论如何我都是顺女。我所做的每件事都会成为女孩可以做这件事的证明,而不会成为只有女孩才会做这件事的规范。

置顶嘟文

The need to find another human being to share one's life with has always puzzled me.
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无法理解。
Maybe because I'm so interesting all by myself.
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
With that being said, may you find as much happiness with each other as I find on my own.
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在小红书上看到好多去国外把奶油当成奶喝直呼美味的人,不禁感叹,红烧肉、脑花、鹅肝、美乃滋、牛油果、三文鱼、金枪鱼、奶油、奶皮子,认为自己不爱吃肥腻的人可能只是没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款肥肉
补充:还有巧克力、烤鸭、烧鹅、猪蹄、鸡爪、植脂末、胸口朥、羊尾油、脆哨、螺蛳粉里的炸蛋、奶白的高汤、各种坚果酱

网上遇到魔怔直男老哥,写长篇大论小论文,品鉴日本文艺作品中的女武士形象,非常惨,战时荣耀,战后得不到应有的军功封赏,要么嫁人做妾要么出家当尼姑,四处流浪,在和平年代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看着昔日的男战友加官进爵,有一种凄凉的悲剧美学,虽然这些文艺作品不卖肉,但是是一种更高级的色情……
我回复:你说的对,前不久刚刚看到乌克兰战争相关报道,有很多幸存的士兵退役后出现心理问题,就是无法接受这种落差,在前线是荣耀的英雄,回家后变成了普通人,因为战争导致的外界环境经济不好+自己受到战争影响有生理心理问题,很难找到体面工作,不少人怀念战场渴望死在肾上腺素飙升的荣耀时刻……这是全人类都需要面对的战争问题,战争带来的伤害远比想象中大……
老哥删了我的评论,继续:看着昔日的男战友加官进爵,自己得不到认可只能四处流浪,真的很悲惨,这是一种高级色情……

顺直男belike
太可怕了,太坏了,我觉醒了,我要用“我都不敢随便草你们了”来狠狠制裁你们,你们就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独自吞下“别人不敢随便草我了”的苦果吧!

我以前看黄写黄都只觉得自己是个有正常生理需求的人,最近才知道自己属于反贼。实乃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感觉很搞笑,法国一开始搞pacs是为了维护婚姻制度,pacs比起民事结合来说几乎没有家庭伦理责任也没有法定亲属身份,这样对比凸显异性婚姻的神圣性,结果是异性恋也觉得pacs好,都不结婚了……北欧先允许民事结合后来把民事结合并入婚姻并开放了同婚,使婚姻成为更加广义的制度,反而强化了婚姻的整体地位和传统家庭的概念……

最近吃了不少法学抄袭剽窃的瓜。
全部都是青(关)年(系)学(户)者发c或者法c,抄袭外国文献的丑闻,还有一篇论文挂了领导当二作。
一场大戏,好看爱看。
以前还能骗骗傻学生,只要有真本事,博士也能独作发c。现在好咯,原来是抄袭呀。
其实有很多事是有前兆的,比如昨天吃瓜的法c作者,她居然在15年发了篇黑刊《法制与社会》,一个15年会发黑刊的人,22年能发《法学》。好生励志!

(吃瓜指路华南师范大学钟燕惠&吴坚;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后焦孟𬱖)

其实每次我一想到我和我妈之间微妙的关系我就瞬间理解了许多言情小说里那种拧巴的剧情
也怪不得有人说现在的很多言情其实本质不是爱情,是亲子关系,比如追妻火葬场是自杀让爸妈后悔,甜宠是理想中是爸妈给我无尽的爱和包容而我只需要反馈一点情绪价值,虐恋是爸妈控制我误会我教训我本质都是因为爱我对我好……

我跟我妈聊天,我说我从小就知道我是不一样的,我和周围人是不同的。这话从一个成年社畜嘴里说出来好像中二病,我妈也很难相信,但是我记忆中明明有无数的碎片,是我妈指着幼年的我说我是“不同”的。
我总是成为a群体里最像b的,b群体里最像c的,c群体里最像d的,我在哪里都有点格格不入,又在哪里都不算特别不合群,只是保持这种模糊的不被观测感。现在用神经多样性可以解释这种不同感,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最终答案,可能再过十年我又会找到其它框架去解释。甚至我看很多性少数的概念也觉得我不能完全套入其中,它们其实可能也不是最终答案。我自发地使用这些概念描述我,但是这些概念不能完全等同于我本身。

youtu.be/T1jhxIlHN-U?si=Crz025 这个介绍更年期的视频太棒了!我觉得我已经更年期前期了。更年期是软件更新要调整人体使用方法,而不是你原来有什么问题,真的很赋权。整个更年期前期到绝经可能会横跨十几年,加上中年危机,太有意思了。感觉人生又有盼头了😂
知识点:
1. 八大更年期症状:心、干、痛、晕、脑、累、痒、胖
2. 早期补充雌激素可能可以缓解症状
3. 提前准备好,迎接身体的变化

轻微涉政 

学会了一个新词
“苦难私有化”(来源m.cmx.im/@tokkei/1143030854476
感觉精准表述了我最讨厌的一系列互联网言论

显示全部对话

有时候上网看到一群所谓的自媒体博主或者知乎答主发手机截图1️⃣截长文章却不截长图,硬生生截成十多张图,每张几行字2️⃣不剪掉手机状态栏顶栏底栏,悬浮框遮住字3️⃣不剪掉周围无关信息(比如截图一条微博,把上下的无关微博都截进去)4️⃣用特别难看扭曲的字体
我就会一阵心头火起,感觉这样十分“不得体”
像一个古板的教养嬷嬷一样很想把这群人都抓去电子扫盲……

能不能不要因为我拒绝,就很沮丧的说“你终究还是会找个男人结婚生子的”,法律规定我是必须在你和男人中间选一个吗?

看完向阳花了 

因为委屈在心口难开不沟通造成的误解,导致a被道上大哥抓走,a说这就是我的命,你不知道大哥多牛逼,我不去就要有人死了。b不服想把a救出来。警察c劝b说没办法大哥的证件齐全是合法经营我们动不了他啊……在无比绝望的氛围下,b怒而勇闯大哥老巢,和大哥谈判不成,突然爆发举起旁边的摆件一把把大哥脑袋砸成重伤当场七窍流血昏迷不醒,下一秒警察冲进来捣毁老巢审判大哥,后续大哥伏法被列举四五条都能判死刑的罪状,于是结局大团圆包饺子。我请问这是在?前期说大哥多么牛逼掌握生杀大权,警察都没办法找不到证据,社会多黑暗不能保护百姓,转头突然一板砖把大哥撂倒?我悟了原来b是丰川祥子,别人说得再可怕的东西敌不过b一拳。

显示全部对话

看完向阳花了 

感觉没有预期中好,也还行吧。出现了我最讨厌的,有问题就是不沟通刻意制造误会的剧情,所以高潮矛盾那里我全程出戏……我最讨厌的,前面那么难那么苦,结局突然包饺子剧情……

感觉人们对于抑郁/郁期在睡眠方面的关注点都是失眠、早醒,并没有很多嗜睡的人被看见,所以有很强烈的想法想要画出来。

我是一个嗜睡十几年的人。痛苦了很长的时间,经常被人骂时间观念不强,老是迟到。但我真的直到现在依然听不见闹钟,调了八个闹钟最大音量没一个听得见,最好的办法只有让人叫我起床。

所以这就是我想做的,通过表达让自己的痛苦被看见、稀释,也让嗜睡的人的存在被看见。

🤧编辑:友友们提到的手环闹钟振动,我这两天尝试了,结果是第一天醒了一下又昏睡过去,到了第二天完全感受不到起不来床。所以可能有的人嗜睡情况真的比较极端。今天我是被突然响起的微信语音电话吵醒的。

聊聊aphobia。

一个大前提是我觉得虽然Xphobia翻译成恐X问题不大,但就跟“厌女”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进而缩减词义一样,国内很多时候谈恐x是在缩减词义的。恐X的典型表现不是害怕而是偏见和歧视。
这里主要想普及一些常见的aphobia言论,以外化的ace-phobia为主。内化aphobia是另一个话题改天再说吧。本来想给每一类写点东西,但看着又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因为xphobia的实质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偏见,所以下面这些列的东西都是不对的。
简而言之:
如果你不是aspec而你这么觉得,反省一下你自己。
如果你是aspec而有人跟你这么说,让他们去反省他们自己。

非常常见的aphobia是觉得aspec的大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典型例子:
- 你确定吗?
- 你还年轻
- 你只是还没遇到对的人
- 你试试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 这只是个阶段,会过去的

另一个很常见的,并且我认为是很容易体现在影视剧反派身上的aphobia一面的是认为aspec人群(因为没有感情)而不像/不是/不等同于人类。
典型例子:
- 认为浪漫吸引/性吸引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能力
- 认为aspec人群的生活、人生体验不完整
- Ace-coded外星人/机器人/冷酷无情不考虑人类情感的、往往和主角之间感天动地的(浪漫)爱形成鲜明对比的反派们
- 认为aspec人群无法感受到也无法给出爱

第三种是认为无性吸引/无浪漫吸引是一种疾病,或者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
典型例子:
- 让aspec人群去看医生
- 认为可以跟人上床或建立浪漫关系就不属于aspec
- 认为无性吸引/无浪漫吸引是一种需要/可以被解决的问题

第四种是gatekeeping,认为aspec人群不属于少数群体,queer群体内外都会有这种思维。
典型例子:
- 你不需要跟别人说你不想跟人上床
- 认为aspec是一种选择(比如禁欲)
- 你就是直的啊/你只是不想承认你是同
- 认为queerness必然与性有关(所以aspect不属于queer)
- 你只是在自我安慰因为没人想跟你上床/谈恋爱
- 认为aspec人群只是在假装与众不同

第五类是蛮常见的ace群体内部aphobia:你一旦进入(过)浪漫关系或跟人上(过)床,你就不是aspec人群。
以及与之相关的,我认为是最常见的内化aphobia(但也会有人跟我们这么说):没有(浪漫)对象你会孤独到死的。

第六种是认为aspec人群有特权。
典型例子:
- 认为aspec人群很容易被当作直人故而过得更轻松
- 认为aspec人群不受压迫(所以不是queer)

厌女、健全主义以及对神经多样人群(主要是ASD)的歧视会和aphobia一起出现,比如:
- 女生就是这样不会感受到性吸引的
- 不上床/生孩子的女性是不完整的
- 你只是没跟男的睡过
- 认为创伤/疾病是一个人认同为ace的原因
- 认为有障人士本来就不会感受到性吸引/浪漫吸引
- ASD和aspec都很容易被认为不像人,都不依照“社会规范”表达/感受情感,两者很容易被人混为一谈,或者认为aspec是ASD的一个症状

一些常见的aro-phobia:
- 认为aro和ace是一样的
- 认为根本不存在aro
- 认为aro是psychopath
- 认为aro是不善交际

主要参考资料是做了很好分类的这篇:ourspectrum.com/wp-content/upl

轻微涉政 

比如前段时间关于房思琪的初恋花园的讨论,就有许多人说谨慎阅读会触发负面情绪的文字,为什么一个小女孩的痛苦和不幸就不会在人群中传播了?

显示全部对话

找到一个超级棒的App:播客学语言,美区叫:Aisten。买断制的,有点小贵,88元,我就简单试用了下,就决定买断了。App的功能很多且略微复杂,我原本只是想用这个App来积累词汇的,没想到它的功能太强大了,当作泛用型播客App也是可以的。

1.所有播客,不限语言,都可以识别文本,并且文本与音频联动,联动方式可以设置成文本跟随音频一个字一个字高亮,或者一段话一段话高亮。

2.标记单词是我用过最方便的,直接点击不认识的单词,就会弹出对应的解释,并且自动把这个单词和所在的句子收藏。最关键的是,如果收藏的单词在之后的播客文本中再次出现,会自动高亮,这样就可以重复记忆(谁懂,这个功能竟然有人做出来了!)

3.播客识别出来的文本支持翻译,双语对照,支持自动全文本翻译,也可以翻译单个句子,翻译引擎可以调用OpenAI或者DeepL的API。

4.支持上传本地音频、网络链接(音视频链接都可以),再利用上面的1-3个功能。

5.iCloud同步,iPhone上已识别或者翻译的播客,iPad或者Mac上打开不用再重复识别或者翻译,并且播放进度也是同步的。
#长毛象安利大会

轻微涉政 

网上很多对贸易战的讨论都是“涉外业务先倒霉,但是最终所有人都逃不过,痛苦和不幸会在人群中传递,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我不是反对这种观点,但我每次看到这种言论都在想,之前网络对许多“倒霉”事情的讨论可不是这样。难道在贸易战之外,这个世界是洁白无瑕的吗?似乎只有一些人的痛苦和不幸会在人群中传递,而面对另一些人的痛苦和不幸,人们喜欢独善其身。

不合时宜不尊重实习生劳动这件事,透露出文化传媒这类相对有钱行业弱势行业里开始赚一点钱的走到一定位置的人一种很微妙的心态。(写得太绕了。)
和之前一页创始人被爆性侵下属,出版行业的态度是非常一致的。很多医生、教师、咨询师也有类似的心态。
“我辛苦做内容我才赚这么一点,不到xxxx行业一点零头
“什么行业不压榨实习生,不性骚扰。只有我们被骂最惨
“还要被审查。被骂。普通人根本不理解出版/传媒/记者…的苦
问题在于,即使你所处的行业,面对更大的秩序或结构,是弱势。
当你作为老板/管理者/资深从业者,面对个体的实习生,当你作为医生/教师面对具体的病人/学生,你当然处在一个权力位置的高位啊!

更直接地类比:类比就是 我们男的不辛苦吗 男的不也被父权制压榨吗。

格雷伯说,这个世界的一个真相是,你做的工作对这个世界越有益,你赚得越少。他在挑战的是整个不平等的结构和秩序。
某些文化人则只有我怎么这么惨的委屈,巴不得自己有机会怎么站到更高的位置去。
想骂很多人。

班的时候把鲁豫的岩中花述差不多都听了。尤其喜欢的几个:和李翊云、和张怡微、和田晓菲、和毛尖、和蒋方舟、和陈英。首先要说鲁豫真的非常厉害,比我小时候想象、认知的她还要厉害,她能和以上这几个人在同一个位面谈文学和电影,对方提到什么作品,她马上就能精准讲出细节和感知。她有非常惊人的阅读量阅片量和非常清晰、准确、平静的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是的,最重要的是平静的。其次我要说真的很想推荐安利这几期。
她和毛尖聊到的“我们漫长的青春期”,她们“还在青春期之中”,(一边工一边听的当时没记录所以记得不准确),几乎令我感动,我听“男人至死是少年”听吐了,终于有一天听到两个70年代初生人的女性讲“我们还在青春期之中”。我知道她们是什么意思,是对这个社会、对世界、对文艺,还怀抱着青春期时的敞开、先进、好奇与敏感。

女网友骂男人,经常我会觉得我蛮理解被骂的男人的,不一定能共情,也不一定觉得那是对的,但是理解
不将他们视为与我生而不同的另一种东西是我的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kumori 我个人比较喜欢,
曼食慢语、小高姐、涛姐做西餐、杰儿美食、肥丁手工坊、陛下开饭了、厨娘物语c小鹿、元气八眉、鞑厨高寒,
这几个是真的在努力教会你做菜,绝大部分都是家常菜,自己在家复刻成功率极高
除了最后两个,都是女UP

最后那个鞑厨高寒有点特别,他是个西厨,会教你用非常省钱的方法复刻出西餐厅里超级贵的料理,还会科普很多美食的历史

也是回忆了一波狗螺(为什么每次都会把狗螺说成狗叠)忆苦思甜,一看百度百科这个图上面中间女主角,左右两个人都不喜欢主角还有一个是gay我真的喷了

显示全部对话

刚知道双头龙(苏丹的游戏的开发组)的一部分主要人员来自十字星(螺旋圆舞曲的开发组) :ablobcatknitsweats: 你说的是那个作为女性向手游让出现在主视觉图显眼位置的适龄帅哥跟另一位美女主要角色谈恋爱同时跟女主角只是朋友、另一个主要帅哥角色单恋另一个喜欢女主角的年下帅哥、角色资料里会写角色的政治倾向的螺旋圆舞曲吗
那她们是真的头铁,当时因为这事被冲了好久也不改的,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麻辣鲜人和乙姐的克星

有的时候真的会为接不住我的朋友而有点伤心……

因为对我来说伊确实是朋友,而不是男朋友或女朋友……所以也没有啥委屈的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BiPlus

一个双性恋闲聊交友的平台。也非常欢迎其ta友好的性少数和Straight Ally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