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国内的前同事聊天,他80后,公司中高层。聊天中他问我在国外生活的感受如何,孤独吗?我说只要有钱,理论上能玩到你想玩的一切东西,但是玩这件事是无法产生族群和文化的,很多具体问题不是钱能解决的。不管是这里生活久了的华人还是洋人,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中国女性到底在关心什么,关注什么,这跟你能不能融入无关。这就是孤独,很具体但是没法解决的新时代的孤独。
他的反应很有意思,“出身就肩负着宏大叙事,见证历史变化的身份,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这是你我都会面对的普通议题,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拆分下去就是身为华人如何看待世界以及如何被世界看待。”
真的,我觉得很有意思,中国中年男性总是会用宏大叙事掩饰自己的不了解/不懂/不擅长。
还有那句“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有一种我最苦难我最特别我负重前行的大国感。当你去看了越南、尼日利亚以及更多国家更多族群的离散记录,你会发现中国人的经历是很独特,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参照和共鸣。当一个人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ta的眼里只有“我我我”,那么我默认ta已经和世界脱钩了。尤其是自以为有点社会地位的男的,真的很自恋,觉得自己很重要。中国人咋了?很特殊吗?你又算什么呢?谁不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