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记录些什么,想让外面的世界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用外语却什么都写不了。一句也说不出口。

刚开始是以为自己的语言水平不够,后来才发现,有些事情只能用一种语言说。换一种语言,事情就荒谬到连一个词都蹦不出来。就暂且不羡慕外语写作者了。我就用母语书写,翻译的事情以后再说。

从哪里开始讲好呢?巨大的荒谬中每一个细节都攫取着我。

在网上可以轻易发现中国人和别国人的区别。别国人可以用自拍当头像,可以把履历写在简介里,可以用真名当网名,并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中国人呢?中国人在网上发表观并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对中国网民来说无疑是最危险的事情。政府有可能派网警调查你,派国安威胁你。大V有可能网暴你。政治坐标不同但说着同种语言的“同胞”有可能举报你。

也许对别国人来说网络生活也是平常的,但对中国人而言网络是既是平常也是危险的。

线下的荒谬感是更让我失语的事物。所幸失去的是学过的外语,而非母语。我该如何用另一种语言向人们描述这里发生的事情?

我所在的城市,每一辆公交车都配有轮椅位,每一辆公交车都有很多个爱心座位——为老弱病残准备的,也每一辆几乎公交车都配有孕妇专座——比一个座位更宽敞,可以坐一个大胖子,可以坐母亲和孩子,也可以坐两个瘦一些的成人。

多么贴心多么周到啊!多么令人感动!他们考虑到了几乎所有的弱势群体,就差在公交上建厕所和母乳喂养室了。

我所在的城市也早早实现了无人售票,坐公交全凭自觉。除了投币口,边上还设有带NFC功能的公交卡读卡器和电子支付的扫描机器,车上不需要任何售票员。你可以选择投硬币、纸币、刷公交卡、刷电子公交卡,还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的乘车码。

然而在这样的公交车上,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是有人“看守”的。不知道他们哪找来这么多工作人员,每辆车上配一个,用于检查每位乘客的健康码。

有些老年人没有智能机,就得凭着核酸检测的小卡片坐公交。我亲眼见着工作人员制止一位老太太上车,因为她的核酸卡片早就“过期”了。

不是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会仔细检查核酸卡片上写的日期,所以老太太也许已经当了好几天漏网之鱼了,只不过这次被发现了。她坐不了这辆公交车了。她能不能坐上下一辆呢?我也不知道。

我坐在公交上看着她渐渐远去。

既然是想要写给外国人看的文字,我意识到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核酸卡片”:做完社区的核酸检测后,每个人会拿到一张小卡片,它是核酸检测的纸质凭证。也有的社区会发贴纸,有人会把它们贴在手机壳背后。在核酸检测结果还没有录入电子系统时,核酸卡片或贴纸就是出入公共场合、公司甚至自家小区的通行证。

为了防止人们“作弊”,每天发的卡片或贴纸颜色都是不同的。

可能有些读者会问,它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核酸检测结果没有出来,该感染的人已经感染了呀!为什么不用快速检测的方法呢?世界各地用的自测盒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的呀!

我理解这样的疑惑,但我无法回答。也许一些中国领导人能回复你的问题,这也是他们能当上领导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懂。我只觉得可笑。

一个表面上爱护老人、爱护弱势群体的地方,怎么背地里处处为难他们呢?这些表面工夫到底是做给谁看的呀?自欺欺人有什么好处吗?

我已经不去想类似的问题了,它们有没有回答都没有意义。我只知道这里的人习惯了受苦,习惯到已经不觉得那是苦了。

Follow


穿着制服的人前两天到我工作的店里说,要检查每个人的健康码,还要扫码登记。不然会封店。

他说的扫码,是指每家店铺门口贴的场所码。是的,每一家营业的店铺门口都必须贴这个二维码,从私人小店到连锁超市、便利店,再到银行和医院,不论是公家的还是私家的,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要贴。扫描场所码以后会显示店铺的名称和具体地址,再输入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就完成了登记。第一次需要输入信息,以后就不必输入了。

场所码只有营业性场所需要贴。
同样贴在每家每户门口的还有另一种二维码,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也扫不出来。这种码是会贴到小区里的,它和门牌号一起焊在了铁板上。我猜这种码是给公安人员扫的,也许他们系统扫码后能显示一些信息。但具体是做什么的,我也不清楚。

我知道又有读者在惊叹了,不检查健康码就要封店?!这么做有什么法律依据吗?怎么登记时要填写这么多个人信息,政府如何能保障公民的隐私呢?

我不知道。我只是个普通人,也不太懂法律。我连那位制服大叔属于哪个部门都不知道,也没有想到问一声。

他第一次甚至把“要检查健康码”说成了“要检查黄码”。他看起来挺累的,可能是重复了太多遍,嘴瓢了。他说完“要检查健康码,不然封店”这句话就走了。

我不知道他们封店有什么法律依据,我只知道在中国很多法律问题就算是咨询律师,律师也会很为难。我还知道中国的维权律师被关押了不少,还知道有些律师为维权律师维权,也被关押了。就像套娃一样。

我在工作群里复述了制服大叔说的话,同事告诉我昨天也有人来说了同样的话。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忙晕了,忙到记不清自己通知过哪些商家了。

哦对了,现在是2022年10月。地球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已经“放开”了,中国的“防疫”政策却越来越严格。前两年还不是这样的。前两年我还可以不做核酸就出门旅游,并且不用担心自己被随机隔离。

我该怎么和你们解释中国人所经历的担惊受怕呢?我该怎么和别国的人解释,中国人会有半夜没有任何事先通知地被临时转运到另一座城市的风险呢?让我现在用外语说话,我只能说出TOO MUCH这个词,我连f word都说不动了。我累了。

店里一共没几位同事,除我以外的人都“听话”了。他们会告诉每位客人,请扫码登记并测量体温。有些客人照做了,有些客人离开了。同事说这样也好,可以阻挡一些没那么想来的人。

我实在无法向别人说出“请扫码登记”这样的鬼话。因为我自己几乎从来不扫码登记,每次都是假装扫一下,其实什么也没登记。曾有一位客人主动问我需要登记吗,我看了她一会儿,告诉她“理论上需要。”——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符合实际的回答。理论上需要登记,实际上登记不登记都行。只要没有检查人员,就可以爱咋咋地。

也有不得不真正扫码登记的情况。比如我需要去银行柜面办手续,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会眼睁睁盯着我的手机屏幕,看着我扫码,看着我完成登记。我试图扫码后不点击任何按键,一旁的安保大叔便提醒我,还要点一下才会确认。于是我只能在他眼皮子底下确认了登记,没有任何浑水摸鱼的机会。

不知道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读到这里,有没有人会觉得毛骨悚然: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啊?怎么普通人过得像囚犯一样?

那么,我来告诉你吧:
中国就是一座巨大的监狱。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