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最近读了《榮格論心理類型》。我自己的思考与荣格的沉思相碰撞,是一件乐事。如果读得不那么匆忙就更好了。

“就像我們在前面經常提到的,一個發展不足的功能會有以下的特徵:它會脫離意識的支配,而在無意識裡自願地—即出於某種程度的自主性—和其他的功能交混在一起。這些無意識的功能由於沒有機會分化,於是便顯示為一種純粹的原動力(Impetus)或一種純粹的強化作用,而讓意識的分化功能受到壓迫或失去自主性。所以,在某一種情況下,意識功能會被帶離本身的意向與決定所設下的限制之外;在另一種情況下,意識功能會在達到目標之前停頓下來,並被帶到岔路上;還有,在第三種情況下,意識功能最終會被引入與其他意識功能的爭執之中,而且只要混雜於無意識裡的、製造干擾的驅力動力沒有為了本身而自行分化、且未受到意識的支配,這種爭執就得不到解決。”

这段引文可以说是荣格人格类型说的核心。全书围绕着心理功能的分化和libido的投注,作了很美的陈述。意识的四种功能,围绕这一核心关系组织起彼此。

现在关注心理世界的学者越来越少了,因为那“不科学”。《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之类的当代精神病学成果,都是建立在统计学之上的。“非科学”最后的阵地在心理治疗手段的开发。统计很有用,但是我更关注的是,有没有理论能够直接为个人的心理世界提供引导,告诉人们如何识别和面对意识中的内容,检视自己心理功能的分化与协作。

这本该是心理学紧跟上的时刻。现代人面对的社会飞速变化,各种刺激的强度暴涨(更精心设计的食物、服装、屏幕、影视、新闻、广告、众说纷纭、现代“理性”的工作环境、噪音、社交),谁知道人们的意识内容会怎么变化,心理功能会怎么变化?性开放以后,很多人发展fwb,这是把对方作为一般客体进行知觉吗?这与爱的心理状态有什么区别呢?士绅化的空间显露着自身的目的,暗示着对人们行为的期待,缩减了行动自由。人在空间中承受着这种期待,这如何作用于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呢?

统计学分析能说明(需要有可操作的定义),这些变量宏观上带来了什么影响。文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有这些影响作富于感染力的描绘。哲学也能在理论上有所指导。但是心理学绝对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心理学不济事的时候,个人只能自己寻找出路。微博、小红书、知乎里都有很多小作文、很多闪烁的小碎片,这些是人们对当下的审视,但是只有碎片的分析绝对不够,有时候甚至起到反效果,在细碎而具体的地方耗竭了精力。力比多强行涌入细小的空间,或许是一种被迫的自恋,因为无处安放。必须有更加宏阔圆满的空间,让心理内容在其中流动。

孰缚汝?

· · Web · 0 · 2 · 2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