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全球大疫的这两三年,对我们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影响:

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大家的目光都暂时从「诗与远方」收回到了「眼前的苟且」。「诗与远方」还在,只是暂且委屈一下,蜷缩在眼角余光中,静待松下一口气后的回眸。

当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友人与直视自己之时,我发现,这场瘟疫给每个个体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一个影响:我们的长期计划打乱,所有人都被迫不断大幅调整短期策略。疫情仿佛给我们的观念变化摁下了快进键。

于是一个感悟浮现出来:

我们必须承受的煎熬是:我们手上正在「执行」的行动,永远是我们头脑中认为「过时」的想法。俗称「计划赶不上变化」。

你精心挑选的书单,阅读到第二本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现其实有更好的书可以「插队」。
你精心策划的项目,执行到第三个阶段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项目从定位到协作方式,都有着巨大的缺憾,总是想推翻了重来。
你精心设计的建筑蓝图,在地基刚打好、钢筋水泥已经运到施工现场堆积如山的时候,却看着手中的效果图怎么看都不顺眼。

我自己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都不愿意去回忆自己曾经写过的文章、讲过的课。从校园里走出来后,我感到自己「能肉眼可见的进化速度」从过去的「以年计」几乎发展到了「以天计」的程度。这种进化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我每天都想砸烂过去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全都推倒而按照今天的想法重新设计。然后第二天就又会嫌弃前一天的想法。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但我随之进行了一番自我批判,反思的结果就是,大多数「想法的变化」都只不过是微小的、散状的变化——书单里面有新书插队是偶然、项目定位新想法大多都是「令人心动但其实还不成熟需要沉淀的」、建筑效果图再怎么令自己不满意也仍然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讲过的课程的确有不严谨或令人遗憾的地方但这世界上怎么可能存在「已经完美至极没有提升空间」的事物呢?

我们必须接受不完美。
你所谓的「过时」有可能是后辈的「时尚」;
你所谓的「完美」也有可能是前辈的「缺憾」。

小步快跑,在可修正的地方稍着笔墨,在可改良的地方略做改动:
「细心审视」不等于「纠缠细节」;
「大刀阔斧」不等于「推倒一切」。

只要大疫之下的焦躁,终究没有带走我们的恒心与耐心,咱们真的就没输掉什么。

—— 船长

· · Web · 0 · 0 · 4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