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卿cp 

安全区

*私设康卿都未婚

*改了之前写得较为仓促的结局

*勿上升真人

*不喜欢就报警抓我,如果不能就闭嘴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你。」

 

 

 

  康辉从来都是言行一致,人前什么样,人后便什么样,这一点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朱广权还曾同人猜测,康辉的人生信条肯定是“慎独”。所以当他第一次见到董卿就笑着夸她“我看过你很多节目,你主持得很好,很灵”时,一旁的编导是愕然的,康辉这人,说看过她的节目那定是看过的,这话对内敛的他来说已是极高的赞誉了。编导不由得多看了董卿两眼,总觉得这个笑得眉眼弯弯的姑娘以后会不一般。(编导跳预言家)

 

  那时的董卿对康辉无甚了解,也不知道康辉说的这话有多么少见。可她知道这话不是奉承,他的眼神真挚,他的话语真挚,他的神态真挚,他表露出来的喜爱自然也是真挚。

 

 

  时间走过几本日历,董卿在央视的工作愈发如鱼得水,更是凭借2005年春晚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人人皆到她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她也总是一笑置之,在她看来,自己背后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辜负自己,是没必要为人所道的。然而此前种种,夜夜与繁星相伴播报午夜新闻的康辉是看在眼里的。除了午夜新闻,央视深夜向来没什么节目,因此深夜的央视大楼往常只有零星几个值班人员和要主持午夜新闻的康辉。所以那个在凌晨两三点仍对着大叠文件再三修改的董卿,只有康辉见过。

  他看着她在暗黑的夜里深深检讨自己的缺憾,只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把自己当做一个次品展览。他是心疼这样的她的,可她得自己从黑暗中走出去,只有这样她才能永远地拥有自己的太阳。或亦是,成为太阳。所以他从来没让任何人知道自己总在角落里看着她的悲欢,她的喜怒。好在总算是柳暗花明,她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被世人熟识,被领导赏识……他们二人都在自己的坦途上走着,万事都如大家的预期一般。除了他总是要停留在路旁,转头看看她,其他,一切如常。

 

 

  后来,康辉和董卿成为了很熟稔的朋友。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两人对待工作同样认真的态度,相似的爱好,甚至连最爱看的书都一样,实在很难找出一个他们不相熟的理由。董卿在与康辉愈发深入的相处中越来越相信他,依靠他。毕竟康辉其人谦和稳重,毕竟没人如他一般待她,毕竟,他值得她全心全意相信。

 

  对于他们二人的关系,起先还有人在暗地里猜测,可时间久了,余下的只有对他俩这份友情的艳羡。康辉并非不知道外面的风言风语,但他不是会活在别人口中的人。恶语也好,善言也罢,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关系。他明白董卿也是这么想。

 

 

  再后来,董卿筹划了《朗读者》,她成日为了《朗读者》奔波,临近审查更是好几天都坐在办公室通宵改方案。毫不夸张的说,她为这个节目倾尽了所有心血。康辉这些天正好结束在欧洲的公派,时差还没倒回来,索性就半夜去给董卿送夜宵。打开门看到董卿埋首在成叠的文件中,康辉有些怔愣。

 

  这一幕,似曾相识。

 

  十几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星月明朗的深夜,他站在门边看着她。只不过彼时的她不是这个已然璀璨发光的优秀主持人,此时的他也不是那个只能在暗处看着她,连说句“加油”都名不正言不顺的普通同事。

 

  “在门口罚站啊?康辉老师?”屋里的董卿笑道。

 

  “这不是想起十几年前的董卿老师了嘛,给你带了银耳羹,先吃,边吃边说。”康辉摆好碗筷,招呼董卿来吃。

 

  许是到了时候,康辉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难以启齿,他将十几年来无人知晓的事细细地向董卿讲述了出来“那时候你刚来台里一两年……你埋头苦干把自己逼到极致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康辉开玩笑道“你不会怪我当初没给你一点鼓励吧?”

 

  “你后悔自己的决定了?”董卿咬着勺子反问。

 

  “不会,因为你现在很好,”康辉抬手指了指桌上成堆的文件“你还走出了自己的安全区,为了让自己更好。如果我曾经的选择是你如今这么勇敢的诱因,哪怕只有一分一毫,我想我都很荣幸。”

 

  “我那时候就知道,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所以我得竭尽全力做到极致,我不将就,春天的到来才不会将就。我该感激你的沉默,让我没机会软弱。可是,”她眉眼一弯熠熠生辉“我今天还是特别高兴听到你说这个,原来那个冗长又难捱的冬天有人陪着我,哪怕我不知道,可他一直陪着我。”

 

  “……好,我知道了。再喝点儿?”

 

  “再给我放点糖,多甜些。”

 

 

  康辉去录了一期《朗读者》,那期的主题是“离别”。董卿本来已经拟好了嘉宾名单的,可康辉表达出的强烈意愿让人没法忽视,只得让他来了。

 

  董卿刚开始很好奇是什么让康辉挑中了这个主题,看到他报上来的文章,她懂了。

 

  “我有一个朋友,她温柔,鲜活,强大。我从没见过她这样的人,以后想来也不会见到了。她是个完美主义者,甚至有些理想化。哪怕自己已经足够好,可她总期待着能变得更好,并且为此踏上征程。我不是灯塔,可我总归是能散发些许微弱的光,领她返航。她认为没人是能够永远活在安全区内的,我只是想让她知道,我在。”

 

  康辉坐在《朗读者》的沙发上,看着对面的董卿,和缓坚定地说出这番话。

 

  “大家好,我是康辉。今天我将为大家朗读的是梁实秋先生的《送行》。谨以此篇,献给我珍贵的朋友,愿在我们同行的路上少离别,哪怕离别,过后我也能在那处等她。”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

 

  董卿看着弯腰向观众鞠躬的康辉,起身上台。

 

  《朗读者》的台阶不长,只有短短几阶,可董卿走得很慢。

 

  “嗒。”

  她踏上了第一阶。

  眼前是20出头的康辉躲在无人的角落拿着台稿反复拿捏语调练习,回过头看到驻足观望的她时,颇为慌乱地站起来解释道“还有10多分钟就开播了,那个我,我捋一捋……”那时的她笑了。

 

  “嗒。”

 

  第二阶。

 

  她想起08年因为连轴转,在一次直播中康辉嘴瓢了一下,没人在那种情况下苛责他,可他没办法用过度劳累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她知道他不好受,可当他醉醺醺地给她打电话时还是吃了一惊。那是董卿第一次看到喝醉的康辉,也是董卿第一次听到他叫她“董小姐”。

 

  “嗒。”

 

  最后一阶。

 

  一脸稳重的康辉、冲她温柔地笑的康辉、每年都第一个和她说“新年快乐”的康辉、她生病时守在床边的康辉、她一回头就能看到的康辉……记忆中所有康辉的影子如同电影画面般一帧帧闪过,最终汇聚成眼前这个站在聚光灯下凝神望着她的康辉

 

  董卿,你看啊,他还在陪着你,别让他失望。

 

  董卿闭上眼伸手抱住了康辉。

 

  “你在,就是安全区。”

*文中有些语段摘抄或改编自名言,有的具体出自哪里我也忘了,就不一一注解了,勿怪勿ky

 

 

 

山离cp 

那一缕亡魂还活着,活在一个人随身携带的一截头发里。

她本该走的,可是她和那个人约定来世再见,她得等等他。

她看着他拿着自己的绝笔哭得难以自抑,他此前唯一一次这样是他看着他的哥哥死在他面前。

她看着他带着他们相同的信仰入了党,她本该是他的入党介绍人,本该是。

她看着1945年他在他大哥坟前洒酒,坟后种花。

她看着他回到上海的小公寓,却每晚只睡在床前的地板上。

她看着他每日买橘子回家,橘子剥开了却只吃两瓣。

她看着他每日学着打弹弓,却总是不得要领。

她看着他华发渐生,日益垂暮。

她看着他闭上了眼,手里握着一截头发。

“你来了,还记得吗?”

“领导的话怎么敢忘。一生一世一双人。”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