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t boosted

人的饮食结构是很容易被塑造的,坚持了快一个月的健康饮食(自炊)之后,外食的油炸食物对我失去了吸引力,甚至想起那种油腻的口感会有一种淡淡的反胃。甜品也是如此,只要坚持一周不吃,那就会变得没那么想吃,进而变得可有可无。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一直吃油炸和甜食,健康饮食也会失去吸引力,两端都是可以上瘾的。

Dust boosted

粉红恶霸留学生吴啸雷因为恐吓威胁张贴海报的同学被判刑的案子,原告是联邦调查局 FBI 而不是波士顿警方,因为犯罪行为发生在微信、Instagram 和学校邮箱,物理位置也就是服务器的位置分别在香港、加州和加州,都不属于波士顿警方的执法权限。

Dust boosted

比例一样的情况下,牛奶里加茶和茶里加牛奶是一样的吗?

竟然……不是。牛奶里有疏水性的脂肪和蛋白质,倒进茶的时候分子会改变形状“蜷缩”起来形成小球,也就改变了味道,会有种轻微的焦糖味。当奶被倒进茶里,头几滴奶被热水包围,更有可能有明显的变化。而茶倒进奶不存在几滴奶被孤立的情况,这种变化就较少。从而这两种制作奶茶的方法即便比例一样味道也会不同。

当然,味道的偏好较为主观,比如 1920 年代的英国就分成了两派激烈讨论(颇似中国的咸甜豆花……)。Ronald Fisher,一位英国数学家,在给另一位生物学家 Muriel Bristol 提供茶的时侯 Bristol 拒绝了,因为她只喝先茶后奶的,并且能尝出区别。Fisher 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比例一样怎么会有区别,于是两人决定盲测 8 杯茶,并且引来一众其它科学家围观。出乎 Fisher 意料的是,Bristol 每一杯的盲测都“猜”对了。

当众丢了面子的 Fisher 不敢相信有味道区别(当时的科学还无法解释)觉得 Bristol 是蒙的,但稍稍计算发现全靠猜的话只有 1/70 的概率能猜对。只要把盲测数量提升到 12 杯就能很大程度提升准确的信心。随后几年里他受到这个小实验的启发,总结出了许多现代仍在使用的科学实验概念与方法,如 null hypothesis, statisitical significance (互联网公司做 A/B test 的应该很熟悉),以及用小样本的不准确风险,深刻影响了现代科学实验方法。书里点评道:Not bat for a guy who couldn’t make proper tea.

(看到的时候我内心吐槽道 Not bad for a guy who tried to mansplain what’s proper tea. 就 mansplain 不可怕要是能深刻反思自己学点什么那也不错 🤣)

- 昨天在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fungi 里读到的很有意思的知识 (不过书一般也就几篇有意思的建议感兴趣的借下就好了)

#reading

副省啥的碎片多得无处用。我也来搓套副省副强套祸害涂地局

zap sasuga我最喜欢的小枪。无与伦比的机动便能展现各种别的武器办不到的极限逃生啊……

最泛用的锅的形制还得是wok。除了煎牛排之类的对平底有要求的事,啥任务它hold不住啊

炒饭和上海菜饭这样的饭,不就是米饭界的burger吗……好好搭配和改良下,不乐意吃菜的宝宝也能大量摄入绿叶菜捏

那就不要管我炎上受众眼瞎只会吃糠了

Show thread

绝大部分备受好评,以至于在榜上和正经同仁并列的色图,基本都是换头套皮图吧。你看不出个性,和对原作设定的还原和厨力 :0010:

认知真的会决定命运。傻子会招骗子。甘于愚蠢,命运就一定会玩弄你。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