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关于民主的误解真的澄清多少遍都不过分:希特勒不是民主选出来的领袖。
希特勒参加过1932年的总统选举,但是输得很惨。魏玛总统选举是两轮制,第一轮先淘汰掉落后的候选人,第二轮排名前三的再次竞选。第一轮中,希特勒比兴登堡低了19个百分点,第二轮低17个百分点。这么大比分的落后,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可是不常见的。即使是议会选举,纳粹党也不过就是搞到了1/3的席位。
后来,兴登堡当选后,指定了希特勒成为了总理,这个职位是完全处于总统的信任,和民选没有一点关系。之后兴登堡死了,希特勒直接把总统总理两个职位合并了,政变篡权上位,才正式成为了国家元首。
参考资料:
《给孩子看的西方政治学》
维基百科,希特勒权力崛起之路: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olf_Hitler's_rise_to_power
@fatelab 实习生弟弟 求签
@fatelab 可以纹身吗 求签
所蔵作品展:ヴェネチアン・グラスの四季
─ヴェネチア ガラス彫刻にふれる秋─
https://hakone-garasunomori.jp/event/exhibition_2022_autumn.html
会期:2022年9月10日(土)から10月30日(日)まで。
ヴェネチアン・グラスが工芸作品から芸術作品になる礎を築いた20世紀の作品を中心に展示します。
秦晖的最新讲座,“苏联式国家的测不准定理”,真是太有趣了。大致结论是:在一个不断内部清洗,以及人人都戴着面具的集权系统里,从一个政治人物的个人经历、过往作为、所属派系,来推断他将会如何行事,是靠不住的。那,靠谱的分析方式是什么呢?秦晖没说,但是答案很明确:看现实,具体来说就是军事、财政、国际形势。形势比人强,政治强人大都同时也是现实主义者,比如卢卡申科和卡德罗夫这些人这半年的表现。但是,以上所有这些分析,都没有排除最可怕的一种可能,那就是,主政者虽然是马基雅维利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但是由于智力或性格的陷阱,缺乏对客观现实的认知能力,这就导致他们一方面有能力在整人和内斗中胜出,另一方面却又在掌权之后处于一种事实上的认知失调状态,以致谁都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干嘛。要说“测不准定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测不准定理”。
no ju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