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我越来越觉得,我对阅读的许多期待既不再依托于出版方作为中介的存在,又脱离了严格定义下的“书”。这得益于社交媒体时代,读者能相对容易地接触到一手信源,书的界限也被模糊了。当下许多书的内容,只是多经过了一道工业流程(当然你可以说它匠人、饱含编辑的审美判断,但都属于框架内的发挥),加工成为更加严谨、可出售的商品。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我阅读象友的嘟文和读很多小说随笔没什么区别,它们都能满足许多我对文字的期待:坦诚的向内审视、对另一种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还有丰盈的想象力、意想不到的视角、幽默的自嘲……因为关注时间久,接收到了连续的语境,片段式的讲述也能被我的脑子编辑补全。

想通这个联系,再看时间轴,就识别出了风格各异的写作者。他们有的是极简主义的卡佛(常常喝得烂醉),有的是细腻精准的金爱烂,有的是常常在思考公共议题的鲁尼,以及许许多多对工作和官僚系统有着敏锐观察的卡夫卡。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