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色🌈 boosted

精力管理对我来讲远比时间管理重要。这个概念也比时间管理更适合当代生活方式……大多数人的困扰不是没时间,而是哪怕有时间,却没精力做更想做的事——一些能带来愉悦,但却需要一点点 nudge 的事。比如运动,学新技能,高质量的社交等。

暂停实验室有一篇文章提到,如果把精力比喻成电池,提高它的两种办法一是延缓它每天的掉电速度,二是给电池扩容。

【关于延缓掉电速度】我们一般处于四种能耗模式中。一是战斗模式,精力消耗极大,赶due,面试,考核,主持会议等。二是评判模式。虽然不做事,但是脑子里仍然在“评论”,并且往往都是消极的想法。脑科学家把这种大脑默认网络称为 dark energy,对精力的消耗仅次于战斗模式。第三种是行动模式。专注做事,尤其是低挑战、高兴趣的事。比起评判模式,行动模式中我们的情绪反应少很多,能耗也低,甚至可以给自己充电。最后就是存在模在。这种模式除了睡觉之外,还包括一种“正念”状态:开放、有意识、不评判地去感知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存在。这是真正的松弛。

看看自己日常处于哪种能耗模式,可以找到疲乏的原因。回想一下,多年以前的那份工作里,我能精力旺盛到处乱窜,可能因为工作内容新鲜且难度不大,能处于行动模式和存在模式里。而过去一年我有burnout迹象,则因为在战斗模式和行动模式中交替,很少回到正念状态。

【关于给电池扩容】睡眠质量(不是时长)直接决定第二天的初始电量。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饮食上则是别吃太饱,别饿过头才吃,以及少吃精制碳水。这些都老生常谈了。以前我总觉得精力的储存是有限的,用在这里,就没法用在别的地方。每天看可能确实是这样。但长期来看,也还是有扩容的空间。

雪色🌈 boosted

“说你不懂事就是证明你不好骗。说你态度有问题就证明你占理。说你性子倔就证明没控制住你。说你太强势就证明你不好操控。说你太敏感就证明你把ta猜对了。说你自私就证明没占到你便宜。说你有病就证明你把他惹急了”

雪色🌈 boosted

刚刚看视频学到一个观点
优点和缺点是利他性质的,是社会赋予的,我们只有特点。
例如懒惰,你单纯很懒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但社会不希望每个人都是懒惰的,所以社会会对懒惰的人做出惩罚,例如扣工资之类的,实际上懒惰反而可能是一种需求,暗示了我们身体/脑子也许想要休息一会。

雪色🌈 boosted

大家知道吗,在职场不论对错,只有疏忽、偶尔、意外和概率问题,你做错了什么不要说你错了,直接说你下次会怎么做,然后对整个流程中因此受影响的人报备一下就好,如果极个别人利益严重受损你就私下补点就好,最怕的是让人当众拂面子,除此外都不是问题,问题都是公司的,时间都是自己的

雪色🌈 boosted

(上接)

有人会觉得「我拍照我觉得好看,怎么就男凝了呢?」但只要想想:

1.整个拍照前后过程(化妆/穿搭/摆姿势/找角度/p图/写文案/刷社媒app蹲点赞和评论)是否占据了我人生的很多时间?我的人生是否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2.男的是不是压根不会这么做?并且男的还很乐意看我这么做?比如别的不点赞,只点赞自拍?

3.我在照片的动作姿势和神态是自然的吗?我平时生活中也会这样吗?

4.照片能体现出我独一无二的个性吗?我在照片上的姿势和神态是不是从别人那复制来的?

5.如果不能把照片发在社交媒体上,只能留在手机里给自己看,我还愿意这样费尽心思吗?

把「拍好看照片」这件事变成更私密的、与人类社会无关的事件,自己怎么爽怎么拍,就可以远离男凝。每个人都很独特,拍照不应该有模板姿态的。

- - -

一些小小的呼吁:
1.拒绝拍摄/分享男凝照片
自拍也好拍别人也罢,意识到就可以改变。再说了出门玩不一定要拍照,拍照也不一定要发朋友。

2.停止给男凝照片点赞
众所周知想被赞(即得到认可)是很多人发朋友圈/小红书的原因之一,点赞的人越多发男凝照片的人就越多。

3.发点多元审美冲淡男凝氛围
自己拍/搬运摄影师作品都行,算给大家洗眼睛了。

4.夸赞女性原本的样子
眼睛好看就夸眼睛,鼻子好看就夸鼻子。化妆p图到妈妈都认不出来后才被夸,增强的只会是技术自信和外貌自卑。不过说实话(女)人为什么要好看啊?所以还可以:

5.和朋友一起吐槽看脸人类的肤浅并公开辱骂男凝社会

Show thread
雪色🌈 boosted

如果你也经常过度反思和指责自己,可以看下这篇,这篇是周五朋友找我咨询工作后整合出来的一些共通问题和思维上的应对之道。希望能支持到需要支持的人。

当代人困惑的很多问题本质上就是话语体系问题,人无意识摄入了太多和自己无关又或者说并不有利于自己同时与自己不符的东西。这些东西与自己的系统并不兼容,甚至有害于自身,困惑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在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不用太套别人话语体系,即使他是你老板,你老师,你父母,你长辈,不管对方到底是哪个站在权威生态位上的人都不重要,他给出的话语评价并不一定对你有利,也不一定客观和真实。我觉得职场上的评价其实本质上是利益高度相关的,每个人的站位不一样说法就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也有自己的角色,别人当然可以随意地说自己的话给自己的评价,但是我们不能让什么都摄入什么都让它进入自己的心灵体系,说的客观的工作要求我可以配合,上升到人身评价的不用认真对待,毕竟对方的直接目的又不是为了你好,他的根本目的是盈利,为自己争取和追求利益最大化嘛。

就像我在上篇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里说的那样:有许多类型的人、信息、环境本质上是无需在心灵层面与其进行对话的,对话是什么,简单讲来就是摄入和认可对方的评判理念并且以此来对标自己。人没必要总是想着反思精进自己,如果自己行得正站得直承担了属于自己的责任还是出现问题和不和谐的声音是否需要考虑去衡量一下环境究竟友不友好以及发出声音的人德行如何。不给予支撑和帮助的人和环境没有资格去要求、评判、指责个人,如果这么做了,那就单纯的是想要从你身上占便宜,压榨点什么,本质利益和站位都不一样还过分听信对方的话,将对方的话入心这并不是一种对自己友好的态度,也不是一种让自己人生可持续发展的理智做法。

尽管环境和他人会对你有恶评,其实这才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常态吧,被恶评的本质原因不就是没有满足对方,没有按照对方期待的方式存在吗?吸不到你的血占不到你便宜对你有意见也很正常呀,有没有想过可能其实你完全没有问题呢?其实你也不过是想要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来处事以及度过属于自己的人生,这不过是属于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

少找自己问题,频繁找自己问题的人是吸血鬼最爱的血包,吸血鬼可以是个人,组织,环境中的任意一个,直至你被吸成人干,就到了被彻底丢弃的时候,因为失去了利用价值。人的存在本身是不应该被工具化的评估和对待的,这种关系即使来自自己也是一种自我霸凌。建议是少找自己问题,在承担了属于个人部分的责任以后,多问问外界配不配,外界和他人是否在其位谋其政,是否尽了应尽的责任。

以上。

雪色🌈 boosted

很烦拖延症这个说法,什么拖延症,那是我不想做。要怪就要怪为什么世界上要让人做这么多不想做的事情,我只是拖一拖最后都做了,我已经很给面子了!

雪色🌈 boosted

东亚小孩(仅限我自己和朋友和接触到的同类网友样本)后天需要建构的信念
1. 我已经足够好了
2. 我现在已经值得爱和被爱了
3. 我已经可以休息了
4. 我可以寻求帮助
5. 犯错也没关系,是成长中的必要过程
6. 做不到也没关系
7. 我不需要为自己的存在、外貌、身体和自然的行为感到羞耻
8. 我不欠父母的债

雪色🌈 boosted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一件事你做不好,只能说明熟练度不够或者知识欠缺,并不能推理出你不够好这个结论。
无论是别人这么对你说,还是你自己习惯性对自己这么说,告诉那个声音:你是错误的。
做不好的事,练习就是了,如果真的实在是反复练习以后还是做不好,嗯,可能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小事一桩罢了。
一个非常祸害人的思维习惯就是永远将不客观的评判和自我价值挂钩在一起,你如果不发自内心相信自己作为人本身的价值,就永远都会被绑架。

雪色🌈 boosted

> 当你意识到认为自己不好的感受源于童年早期的情感排斥时,你就会对自己另眼相看。你会理解那种不被爱的感觉可能是由于父母缺乏表达亲密情感的能力,而不是你的重大缺陷。你对情感联结的需求是正常的,这种需求既不讨厌,也不是不可爱,对一个足够成熟的父母来说,这也不是无法承受的。

> 当你不再希望不成熟的父母可能在某一天做出改变的时候,你就终于可以面对你小时候所感受到的伤痛、孤独和恐惧了。在童年时期,你可能不得不压抑自己,好让自己意识不到这些情感伤害的代价,这样你才能长大成人。在那个时候,你希望不成熟的父母有一天会产生转变,变得关心你的感受,并与你建立更深的联结,这是健康的想法。但是,你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放下这些让父母改变的希望是更健康的选择。当你不再渴望他们来拯救你时,你就能与自己的情感需求建立联结,从而与自己、未来的成长以及未来的人际关系建立牢固的联结。

> 一旦你接受了事实,接受了自己无法让他们快乐,无法改变他们的生活,无法让他们为你感到骄傲的事实,你的心情就会轻松下来。他们通常无法考虑你的感受,也无法维持双向的亲密情感关系。他们不会长时间地倾听你说的话,不论你做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够的。他们会一直把你当作他们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功能健全的成年人。他们会试图控制你,试图成为关系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他们的兴趣总是第一位的,即使你是成年人的典范,他们也依然会批评你、贬低你、轻视你。

> 你会选择父母这样的人做你的新朋友吗?如果不会,也许你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