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哈耶克《自由宪章》的书单去看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好像很有用 :11123:
很喜欢这种从人性出发谈论人类的生存困境,再去梳理历史,观照现实的行文思路,有一种“全通了”的舒畅感。

弗洛姆谈宗教改革时代的自由 

中世纪在实际生活中有具体的个人主义。中世纪并未剥夺个人自由,因为“个人”尚不存在。
现代资本主义的根基、经济结构及其精神在中西欧的经济社会形势及新教教义中。(跟韦伯的看法一样)

中世纪神学肯定自由意志。(阿奎那、司各脱)
路德的神学消灭个体自我,使个人成为神的工具来寻找肯定。路德的信仰就是坚信投降是被爱的先决条件。
加尔文思想的主题是自我贬抑与毁灭人的自尊。加尔文否定人类命运的平等,纳粹意识形态复活了该预定论。

现代社会中驱使人们辛勤劳动的不是外在压力,而是内在强制力,因为人们要逃避难以忍受的无力感。
中产阶级将对有权有势者的嫉妒转变成了道德上的愤怒。
新教是给那些因惊恐异常、备感动荡而又孤立无援的个人的答案,借此他们可以同新世界相连。

弗洛姆对许多激进分子转为极端权威主义的解释是,他们原先用反对权威来克服自己的无能为力感,但渴望臣服的欲望依然存在,前后的心理机制是一致的。

纳粹主义心理学 

普通人最难忍受的似乎就是不能被一个更大的群体认可和接纳。无论一位德国公民是多么反对纳粹主义原则,如果他必须在独自一人与归属于德国的感觉之间做出选择的话,多数人会选择后者。许多事例能表明这一点。有些人本不是纳粹分子,但当外国人批判纳粹的时候,他们却为它辩护,因为他们觉得攻击纳粹主义就是攻击德国。任何政党一旦夺取了国家的权力,都可利用人们害怕孤立和相对薄弱的道德原则的帮助,赢得大部分人民的忠诚。

Follow

惊觉《逃避自由》初版于1941年。那时候希特勒人还没死,弗洛姆就已经研究了他的心理。

弗洛姆谈教育 

“有一种可悲的迷信思想泛滥成灾,即,只要知道越来越多的事实,便能获得真实知识。一堆堆零乱、互不相干的事实被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全都耗费在学习越来越多的事实上,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当然,没有事实知识的思考是假大空,但只有“信息”同缺乏信息一样,都是思考的障碍。”
————
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人们崇拜知识(新信息),似乎懂的越多就越有智慧,而对逻辑和批判不甚关注。有知识的人很多,有见地的人寥寥无几。

看完了。强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他从个体和他者的对立出发,解释现代社会何以让人一方面陷入虚假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极度渴望摆脱自由。这一理论相当具有说服力,它不但能解释日常经验,也能解释诸多意识形态的形成。唯一不满的地方是弗洛姆最后给出的“积极自由”在我看来乐观了,个体与外在世界之间矛盾是他的论述的起点,他却在最后尝试用自发行动摆脱这一矛盾。这本书应该早点看,最好能在其他论述自由主义的政治学著作之前看。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