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2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有两个东西是没法“对账”的,一是自由,二是审美。这都不只是“田忌对账”的问题,而是,即使对赢了又怎么样呢?比如朝鲜的李春姬拿自己的生活条件跟中国人对,比如中国的公务员拿食堂里几块钱的自助餐跟美国人对,赢是当然的。可是如果多问一句:所以你护照在你自己手里吗?所以你这个房子住得不开心了能换到别处去住吗?所以你出了这个食堂还能几块钱吃到这么多好东西吗?……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这就是“自由”的价值了。“审美”这个问题更抽象,不过也是自由延伸出来的。最简单地说,你可以想象一下平壤核心区和巴西贫民窟的街景,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地方生活,有点难选对吧?我不是说后者就一定胜过前者,甚至我完全理解如果一定要选,很多人会选前者而非后者(特别是老中人)。但是问题来了:让人做选择的时候,为什么最恶劣的自由,也有赢过完美监狱的可能?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因为审美虽然很难量化,但它确实是存在的,是能决定人的生存体验的。比如“压抑感”这个东西,虽然很难量化,但是正常人都是有感觉的。again,我不是说巴西贫民窟的生存体验一定胜过平壤公务员,但是二者能拿到一起来比,而且居然各有胜负,已经足够说明自由和审美的价值了。

@shqm2 @normanzxy 有自由即便生活拮据也还能搏一搏,没有自由即使锦衣玉食失去了以后就傻眼吧

@Jiosh @normanzxy 是的。多年前(2018年之前?)流传着一张搞笑图片,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各等级均单一释义为——“金钱”。显然那时候人们普遍感觉金钱可以在奋斗中实现,而直接带来境遇和情感的改善。
后来呢?疫情中让人见识到有权力背书的社区,乃至大白,是如何大杀八方画地为牢的,而在国进民退、包子版深化改革中,马云们纵使“巨富”,也不得不战战兢兢,服服帖帖,经受权力的暴捶与盘剥,连人身安全都成为问题——这一切都在说没有可靠的权利,金钱在极权面前,不堪一击,朝不保夕。
还是哈耶克那段话能深刻归结,而极权偏偏、恰恰擅长制造“二选一”诡计。

与我周旋一二

@shqm2 @Jiosh 所以不是中国人特别爱钱,而是中国人只能爱钱,爱别的更没可能。这其实就是哈耶克所说的“只有金钱会向穷人开放,而权力永远不会”。把“穷人”换成“体制外的普通人”就行。

@normanzxy @Jiosh “我可以给,你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