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精神疲惫,但我决定还是鼓足力气,分享总结一下刚刚在播客里听到的关于“心理效能”的知识。

心理效能是崔庆龙老师在他的微博里分享的一个概念,通过学习我开始理解,之前我那个在跨国公司管理层做事的ex为什么下班后总喜欢刷快手抖音,看一些垃圾网文,做很多让我难以忍受大翻白眼的行为……因为主导这些举动背后成因就是:心里效能。

当一份繁重的,冗杂的,甚至996的,不能时常实现自我价值的垃圾工作占据了人们的太多心耗时、他们便没有办法再去消费那些需要动用心智,才能消耗掉的精神产品了(尽管他知道它对他是有益的)但是被工作拖垮的成年人是处在,甚至长期处在负能,颓靡的精神状况中的,他只能通过一些替代性方案,进入低效能的行为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沉迷于碎片化信息、娱乐化消费、不需要费大脑思考的东西……如同手机进入飞行模式,电脑进入低电量的待机状态。

人在疲惫/创伤的时候,不仅是心理,生理上也同样是缺乏能量的,这不是单靠什么意志力,打鸡血可以解决的问题。当人心力不足时,就像一位囊中羞涩的消费者,在文艺精神产品的选择上必定会要消费降级。因为,去理解消耗那些风格很强烈,改编很狠心,内容很挑战的话题往往需要非常充沛的心理耗能,而那些古早的,经典的,熟悉的文艺作品相对而言就显得温和、友好了许多。(难怪我半天都不敢打开《爱死机3》)

只有经过足够的心里效能的储蓄,人才能够有精力让思考和行动保持在良好的运转水平/效能里。给精神赋能(心里效能储蓄)的行为有很多,每个人都不同所以因人而异。

例如,
吃得很好又不运动
看无脑甜剧狗血网文
看刺激漫画色情捞女bot等都可以达到充电目的
(这些可以赋能但同时也是替代行为,容易成瘾且陷入低效能低档位循环的模式,此处可参考《贫穷的本质》二者原理一致)

还比如
一些日常之事(打扫房间,做面膜)
轻运动(游泳,拉伸,瑜伽,旅行)
正念练习调整呼吸面对内心回到当下(写日记,写作就是一个回到当下,将混乱的思绪变成有序东西铺展开来的,很好的正念练习。写作可以帮助人把漂浮的心神给收回来)
听课、聊天,种花,做手工,做阅读播客等都是很好的回血行为

比起急功近利的带着目的去摄取,沉浸在自己感兴趣或可以沉静的事物里体会当下……不要评判自己的好或坏,总是给自己鼓励,告诉自己没关系和好棒棒,在内心相信自己,给自己鼓掌,抚摸自己。总之,人生已多艰难,取悦自己,回撤很可能是前进,用松弛的态度对待一切。

Follow

发现我的替代性行为除了吃喝刷sns,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固定节目,就是看内娱吐槽(花式骂人、毒舌)视频以及游戏区up畅通无阻的通关打游戏 :ablobblewobble:

· · Web · 0 · 0 · 3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