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云 boosted

梅大高速塌方的那个正面宣传典型,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居然需要有人拦路下跪,后面的车辆才意识到有问题,可见大家普遍是多么的麻木。见到任何别人的事情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反应总是慢半拍。刚看到郑州那个憋气溺死的游泳教练,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逻辑。最直接的死因,就是普遍的冷漠所导致的反应迟缓。甚至都不用上升到见死不救的程度,只需要“觉得不对劲”到“我需要做点什么”之间反应慢一点,就是生和死的差别。一个社会,自组织的共同体意识越淡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远,法律对善意的保护力度越弱,大家就越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习惯并不是善和恶的区别,而只是反应速度的区别。但是这个速度,很多时候就决定了生死。只是这种决定性的意义,在个案里很难体现出来。希望这个惨剧能给每个人都提个醒,平日里多一点守望相助的警觉。

沁云 boosted

读过 The Clothing of Books 🌕🌕🌕🌕🌑
【2024已读16】一本薄薄的小书,原本是作者用意大利文写就的演讲稿。谈及书封的含义及其带来的情感与思绪,而所有文字中回响着的则是对身份的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非常自由联想,甚至特别精神分析。我还没读过作者的任何虚构作品,但已经预感到我会很喜欢她的小说。
#沁云的书影音短评

沁云 boosted

读过 罗马日记 🌕🌕🌕🌕🌕
【2024已读15】非常偶然竟读到了一本心灵之书。《巴黎评论》今年春季号的作家访谈采访的便是本书作者、父母来自西孟加拉的印度裔美国作家拉希莉。任何一个热爱文字的读者都会在她笔下感受到一种解放感:与陌生的语言慢慢建立起关系,在对语词的掌握、疏离和困扰中完成对身份和对生活的思考与探索,简直太能鼓舞人心了。作家反复描摹的她和英语、孟加拉语及意大利语的复杂、丰富的关系,特别能显示其文学灵魂的深度。作为自称连“流散”资格都没有的人(——因为没有故乡可回去),作者极其努力地与外语发展亲密关系的行为非常耐人寻味:没有故乡,便在异乡的词语里扎根;意大利语为她提供了适量的熟悉和陌生。既熟悉又陌生正是她所需要的,以对抗远离故土的父母几十年如一日脸上浮现出的悲伤之色在自己内心的投影。
#沁云的书影音短评

@randomwalk 是啊,所以我之前好多年什么杂志也不看。

2024年4月几本英文书。今年恢复了订阅《巴黎评论》,无意间发现去年底的一期杂志上有余华的访谈,便买来看看,顺便也买一本作家访谈集。《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合集我手里已有四本了。另外由于读《拯救弗洛伊德》一书而购买了一本50年代初版的二手书,Ernest Jones的弗洛伊德传记,粉丝必备😇。

沁云 boosted

《建设性意见|把病毒学家逼成流浪汉,就不怕实验室里的病毒也流浪上海吗?》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暮春的凄风冷雨中,国际知名病毒学家张永振在一众保安的环伺下席地而睡,在自己领导的生物实验室门口成了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研究员”。
...

阅读全文:🔗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中国数字时代

沁云 boosted

读过 最慢的是活着 🌕🌕🌕🌑🌑
【2024已读14】因为乔叶算是故乡的作家,许多年里我都断断续续地阅读她的作品。但是这一本里除了《紫蔷薇影楼》写得是真好以外,其他篇目都不尽人意。主要问题是心理活动不留白,对我这种喜欢保留想象空间的读者不友好。尤其《最慢的是活着》,尽管被看作作家的代表作,却明显是作家本人极其投入地抒情、而却让读者拒绝被大而无当的抒情所打动的作品。
#沁云的书影音短评

过去几天忘了发的菜,分别是:白菜豆腐煲,烤牛排,萝卜腐竹羊腩煲,口水鸡。第一次做口水鸡,下面我铺了厚厚一层黄豆芽,所以显得没有泡在红油里,其实红油都渗到了碗底,非常好吃😋。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